天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
新闻动态

张志敏:和60年相似,是奉献还是特权,才能再次完成史诗般转变?

发布日期:2025-10-11 22:36    点击次数:144

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。当我们回望上世纪60年代,会发现那段岁月与当下有着诸多共通之处。

当时,中苏关系从亲密无间骤然跌入冰点。这种关系的破裂使中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。建国初期,中国全面效仿苏联模式——从工业体系到社会管理,苏联专家手把手地指导着我们。但随着苏联大国沙文主义抬头,他们开始要求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,企图掌控中国的军事命脉。中国政府敏锐地察觉到,一旦在军事上受制于人,国家主权将岌岌可危,于是果断拒绝了这些要求。

苏联方面恼羞成怒,随即撤走了所有专家和投资。这对当时尚在学徒期的中国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。国内一穷二白的现状,加上国际投资的断绝,经济发展顿时陷入停滞。接踵而至的自然灾害更是雪上加霜,导致了持续三年的困难时期。若非当时全国上下团结一心、统筹调配,这种断崖式的衰退很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。

在毛泽东等第一代领导人的带领下,中国不仅渡过了难关,更因祸得福。摆脱苏联模式后,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,相继取得两弹一星等重大成就,奠定了世界大国的地位,也避免了重蹈苏联解体的覆辙。

展开剩余64%

这段历史告诉我们:在危急关头,领导人的表率作用至关重要。正是毛泽东三年不吃肉的严格自律,以及党员干部的率先垂范,才凝聚起全民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。这种精神传承自井冈山时期,是革命成功的法宝。

当下,我们正面临类似的挑战。美国正试图复制当年苏联的做法,带领西方国家与中国脱钩。与60年代相比,美国的综合实力更强,对我们的遏制也将更久。这意味着我们将长期处于困难时期,必须做好充分准备。

但令人担忧的是,当前一些既得利益集团不仅不愿共担责任,反而借机索要特权。他们鼓吹全面放松对民营企业的监管,却忽视了在国家危难之际更需同舟共济。正如学者项立刚所言,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必须由国有企业主导。民营企业应该通过科技创新,在国际市场上突破西方封锁,而非在国内谋求特殊待遇。

改革开放的成功,本质上源于我们在抗美援朝等斗争中赢得的国际地位。如今要保持发展势头,就必须突破西方特权体系。

当前社会的突出矛盾在于:既得利益集团的特权诉求与全民奉献的要求背道而驰。这让人联想到俄罗斯最近的瓦格纳事件——普京化危为机的智慧值得我们借鉴。就像驯服烈马需要技巧一样,处理利益集团问题也要讲究策略。

近期《罗刹海市》歌曲的走红,反映了民众对社会公平的强烈诉求。这种现象若能正确引导,可以成为凝聚共识的契机。在特殊时期,维护社会公平至关重要,但也要警惕有人借题发挥,否定发展成就。

总之,在这个关键节点,我们必须以国家利益为重,发扬奉献精神。只有上下同心,才能将中美博弈的挑战转化为发展的机遇,续写新的辉煌篇章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Powered by 天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